中藥具有標本兼治、副作用小等特點深受國內外患者的青睞,而中藥中農殘、重金屬和硫磺污染阻礙了我國中醫藥的國際化進程。目前中藥材和食品炮制和加工過程中硫磺過度使用的情況嚴重,給藥材質量、自然環境、人們身體健康等造成了許多不利影響?!吨袊幍洹?005年版第一增補本增加了二氧化硫殘留量測定法?!吨袊幍洹?010年版第二增補本在山藥、天冬、天花粉、天麻、牛膝、白及、白術、白芍、黨參的檢查項目中規定二氧化硫殘留量不得過400mg/kg。本研究重點概述了SO2殘留量快速測定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方向,簡要對硫熏中藥現象普遍存在原因及其帶來的危害進行綜述。
二氧化硫在中藥材領域普遍使用原因
硫磺經燃燒產生二氧化硫與植物表面的水反應生成亞硫酸,軟化植物組織,增加細胞膜透水性,水分蒸發時間短,產生脫水作用,加速中藥材干燥。亞硫酸屬于還原性物質,有漂白、脫色、抗氧化、防腐和殺菌作用,能夠抑制細菌繁殖,便于藥材的儲存,多年來成為一些含淀粉多、不易干燥或易腐敗變質、發生褐變的中藥材的唯一加工方法;一些地區在收獲季節遇到陰雨天氣導致藥材大量腐爛,收得率低,造成巨大經濟損失,大大削弱藥農種植積極性。因此在無其他好的替代方法的情況下,硫熏理所當然的成為當地重要的炮制和儲存方法[1]。張獻菊等[2-3]將浙貝母的硫熏方法與傳統炮制方法進行比較,認為硫熏法應與產地加工方法并存。采用幾種產地加工技術炮制款冬花,經比較后發現,經硫熏后的鮮冬花無腐爛和霉變現象,成品優質率達到100%,而傳統加工方法僅達到20%。這說明硫熏法在中藥材加工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和一定的必要性,因此解決中藥材含硫量超標問題國家相關部門不應采取“一刀切”的處理辦法。